北理工团队在笼目晶格超导体CsV?Sb?研究中取得最新进展
日期:
2025-03-10
浏览次数:
41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王秩伟教授、姚裕贵教授团队与普林斯顿大学M.Z.Hasan团队合作在新型笼目晶格超导体CsV?Sb?中取得重要进展。通过多种高精度测量技术发现了CsV?Sb?两种截然不同的超导状态,揭示了其复杂的多能隙特性。这一成果为理解超导材料中电子行为的多样性提供了关键线索,相关研究成果以“Unconventional gapping behaviour in a kagome superconductor”为题发表在《Nature Physics》上。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博士后李永恺(现为北理工长三角研究院副研究员)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王秩伟教授为共同通信作者。笼目晶格材料因其独特的几何结构和丰富的量子现象而备受关注。CsV?Sb? 作为一种典型的笼目晶格超导材料最近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北理工团队在之前的研究中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包括发现手性电荷序、向列电子相、多条穿过费米能级的能带结构、无节点各向同性超导能隙、超导态相关的范霍夫情景、超导二极管效应、剩余费米弧、磁性超导态、时间反演对称性破缺等等。更多实验结果显示该材料更像是一类非常规超导材料。在本工作中,通过电输运、热输运及热容测量,研究团队发现CsV?Sb? 的超导相图上显示两种明显不同的超导态,高温超导态(约3.5 K 以上)的超导能隙主要在一个电子带中形成;低温超导态(约1 K 以下)在另一能带中打开第二个超导能隙,且与第一个超导能隙几乎不耦合。进一步分析表明低温超导态的能带选择性配对机制与传统多带超导理论中能隙协同打开机制不同,为理解多带超导提供新的理论支撑。此外,低温区域的超导上临界磁场(μ?Hc?)超过9.8 T,明显高于泡利极限(约6.44 T),这种反常现象可能源于强关联电子或非常规超导机制,这为更深入理解笼目超导材料的超导态提供新视角。该研究揭示了超导能带选择性配对的新机制,为我们理解超导材料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供帮助,对于未来超导材料的设计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工作的其他合作单位还包括美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瑞士苏黎世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等机构。本项目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等相关项目的支持。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7-024-02770-zDOI:10.1038/s41567-024-02770-z
Hot News
/
相关推荐
2025
-
08
-
04
点击次数:
35
来源:X-MOL为了满足抗生素检测的迫切需求,快速可靠的传感器势在必行。本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双镧系离子修饰的氢键有机框架(HOFs)作为荧光传感器,命名为 EuTb@ME-IPA,用于诺氟沙星(NOR)和环丙沙星(CIP)检测。双镧系离子(Eu3 + 和 Tb3+)通过与 HOF 中的羧基和氨基配位锚定。从 HOF 到 Eu3+ 和 Tb3+ 的能量转移赋予了该材料双发射特性。值得注意的是,EuT...
2025
-
08
-
01
点击次数:
77
来源:X-MOL镧系元素有机-无机杂化荧光材料因其独特的光学特性和潜在的应用而被认为是下一代照明材料的有前途的候选者。在这项工作中,选择商业化的二氧化硅材料 (气相二氧化硅) 作为载体。通过硅烷偶联剂的桥接功能,Eu(TTA)3(Phen) 共价接枝到气相二氧化硅表面,合成镧系杂化荧光粉。随后,将荧光粉分散到 MMA 聚合系统中, 并通过原位聚合制备了单片荧光有机玻璃。所获得的铕杂化荧光粉和铕复合...
2025
-
07
-
31
点击次数:
99
来源:X-MOL研究了稀土镍合金的热中子屏蔽性能,特别关注各种稀土元素及其浓度对中子传输系数的影响。镍基合金 GH3535 的厚度为 0.5 cm,掺杂了单晶或二元稀土元素。使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评估热中子传输系数。分析的关键参数包括宏观吸收和散射截面、次级 γ 剂量和反冲电子的位移辐射损伤。结果表明,GH3535 中的热中子主要通过散射损失能量,从而实现了 7.24 × 10?1 的高传...
2025
-
07
-
31
点击次数:
97
来源:X-MOL氧化铈 (CeO2) 的沉淀-煅烧合成工艺会产生大量的氨氮废水,对环境构成重大挑战。本研究介绍了一种环保且短过程的阳离子膜电解方法,该方法有助于一步将 CeCl3 溶液直接转化为 CeO2 纳米颗粒。研究的重点是工艺参数,包括 CeCl3 浓度、电流密度和电解温度。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Ce3+ 浓度为 100 g/L,电流密度为 100 A/m2,温度为 303 K),Ce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