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Science Direct
稀土发光材料在通用照明、背光显示应用、信息检测、光电器件、现代农业、光存储、防伪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并发展迅速,是稀土材料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稀土发光材料涵盖多种范围,分为几种关键类型:(1) 高性能荧光粉,包括用于全光谱应用的 Eu 2+ /Ce 3+ 活化氮化物和氮氧化物,例如 2+ 用于照明的 Y 3 Al 5 O 12 : Ce 3+ 和 Sr 2 Si 5 N 8 : Eu,以及广色域液晶显示器 (LCD) 背光,例如 β-SiAlON:Eu 2+ 绿色荧光粉和 K 2 SiF 6 :锰 4+ 红荧光粉;(2)掺铬 3+ 石榴石和没食子酸盐,作为荧光粉转换 LED(pc-LED)的主要近红外(NIR)荧光粉,发射范围为 750–1100 nm,半高全宽(FWHM)<100 nm;(3)用于光学传感的 Er 3+ /Yb 3+ 上变频系统;(4)用于辐射检测的 Eu 3+ /Tb 3+ 体发光材料;(5)Ln 3+ 掺杂(Ln = Dy,Eu)持久性荧光粉和镧系元素络合物防伪油墨。本文重点介绍了机理研究的进展,以及稀土发光材料技术和工业发展的现状。 特别关注分析关键类别:全光谱照明荧光粉、广色域液晶背光荧光粉、近红外发射用 pc-LED 荧光粉、上转换发光材料、体发光材料、温敏检测发光材料、持久发光(PersL)材料、防伪材料以及稀土发光材料的产业发展。此外,还讨论了该领域的潜在挑战和未来趋势。未来的发展路径将以缺陷工程、新型宿主基质的发现和可持续制造为中心,以克服现有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