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下午,市商务委公平贸易处副处长瞿大光来到上海市稀土协会调研指导,主要对促进进出口公平贸易站的建立进行指导,并对协会会员进出口贸易的相关情况和遇到的问题进行了了解。调研过程中,瞿处就市商务委关于如何促进出口公平贸易站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具体任务以及公平贸易处的主要工作职能和职责范围进行了说明,他指出,以公平贸易工作站为关键切入点,通过上海市稀土协会这一重要平台,可以有效地推动和帮助本地企业增强在经贸活动中的风险防范能力,提升应对经贸摩擦的能力水平。他还鼓励协会在工作站中主动对接服务国家战略,提升跨区域的服务能力,加大创新示范的探索力度,并支持开展各种形式的服务活动,同时对相关政策进行了详细的宣讲。协会吴建思秘书长对瞿处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在工作汇报中,他特别提到了近期相关企业在两用物项出口许可申请过程中,得到了市商务会公贸处和贸发处的支持和指导,为企业及时提供了政策解读和指引,吴秘书长表示,协会将承接好进出口公平贸易站相关工作,并通过这一平台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实际帮助,并积极做好稀土贸易的宣传工作,为稀土贸易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崔中倪副秘书长在交流中详细介绍了协会的工作情况,阐述了协会服务企业、引领行业、助推产业、赋能百业的宗旨。他还就稀土材料在上海的产业链创新情况、亮点和特色进行了汇报。崔副秘书长表示,协会将深刻理解公平贸易的重...
发布时间:
2025
-
04
-
17
浏览次数:281
2025年4月15日下午,市稀土协会参加了由上海市工经联生命健康专委会联合上海中药行业协会组织的弘扬中医文化,践行健康中国专题活动,参观了位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内的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及其附属的百草园,工经联下属行业协会代表约40人参与本次活动。上海中医药博物馆成立于2003年,前身是创建于1938年的中华医学会医史博物馆。是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基本陈列分原始医疗活动、古代医卫遗存、历代医事管理、历代医学荟萃、养生文化撷英、近代海上中医、本草方剂鉴赏、当代岐黄新貌八个专题,反映中华医学在各个历史时期取得的主要成就,并预示其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百草园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内教学实验用园林,园内种植了以中草药为主的各类植物400余种,是一个集中医药教育、科普与旅游观赏于一体的场所。在此次参观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深入探寻了东方生命科学的现代解码路径,真正领略到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的精气神,感受到了古代医者的智慧与远见。这次活动不仅让我们大开眼界、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让我们触摸到了中医药文明的千年脉络。在百草园的葳蕤绿意中,我们聆听到古老智慧与现代科学的和谐共鸣,面对古老文物或现代艺术的精湛技艺,我们感到惊叹和极大的视觉冲击以及心灵震撼。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千年岐黄之术不仅永葆生机,而且正在为人类健康贡献着中国的智慧。本次活动确实让我们受益匪浅,收获颇丰,它不仅是...
发布时间:
2025
-
04
-
17
浏览次数:284
2025年4月15日下午,市稀土协会参加了由上海市工经联生命健康专委会联合上海中药行业协会组织的弘扬中医文化,践行健康中国专题活动,参观了位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内的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及其附属的百草园,工经联下属行业协会代表约40人参与本次活动。上海中医药博物馆成立于2003年,前身是创建于1938年的中华医学会医史博物馆。是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基本陈列分原始医疗活动、古代医卫遗存、历代医事管理、历代医学荟萃、养生文化撷英、近代海上中医、本草方剂鉴赏、当代岐黄新貌八个专题,反映中华医学在各个历史时期取得的主要成就,并预示其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百草园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内教学实验用园林,园内种植了以中草药为主的各类植物400余种,是一个集中医药教育、科普与旅游观赏于一体的场所。在此次参观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深入探寻了东方生命科学的现代解码路径,真正领略到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的精气神,感受到了古代医者的智慧与远见。这次活动不仅让我们大开眼界、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让我们触摸到了中医药文明的千年脉络。在百草园的葳蕤绿意中,我们聆听到古老智慧与现代科学的和谐共鸣,面对古老文物或现代艺术的精湛技艺,我们感到惊叹和极大的视觉冲击以及心灵震撼。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千年岐黄之术不仅永葆生机,而且正在为人类健康贡献着中国的智慧。本次活动确实让我们受益匪浅,收获颇丰,它不仅是...
发布时间:
2025
-
04
-
17
浏览次数:99
来源: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近期,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化学系讲席教授郑智平团队在稀土纳米材料功能化方向取得系列研究成果,先后在CCS Chemistry、Nano Research和Small等国际著名一区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第一篇论文围绕稀土纳米材料的生物医学应用开展(图1)。该团队报道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稀土-高分子杂化材料,通过将镧系羟基碳酸盐纳米线(LHNW)掺杂到经典的具有生物相容性的聚(柠檬酸盐-硅氧烷)(PCS)中制备得到PCS-LHNW杂化弹性材料。无机纳米线的掺杂使得杂化物与聚合物基体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产生具有高弹性和高拉伸强度的杂化材料。含有Eu(III)和Gd(III)的杂化材料显示其各自的发光和磁性性质,利于在生物体内使用时监测此类杂化材料的状态。此外,这类杂化材料没有发生明显的降解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为设计开发新的杂化弹性材料提供了思路和指导。该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在CCS Chemistry上,论文题目为“Hybrid Bioelastomer Reinforced byUltrathin Nanowires of LanthanideHydroxycarbonates for PromisingBiomedical Applications”,南科大化学系研究助理教授张新瑜为该论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雷波,南开大学教授杜亚平和郑智平。第二篇论文...
发布时间:
2025
-
04
-
17
浏览次数:78